Nature子刊发表重磅综述:FIT特异性和灵敏性均较高,成本效益高,已成为全球结直肠癌筛查最常用手段!概要 概要:尽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筛查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有效的手段,但是目前结直肠癌筛查手段仍未得到普遍应用。目前,CRC筛查有几种选择,每一种都有其性能特点和实践考虑。本综述旨在总结世界各地区关于每种筛查方式和指南的证据,并强调有可能颠覆这一领域的新筛查方法。目前主要的非侵入性选择是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因为其高特异性、良好的敏感性、低成本和在邮寄外展计划中易于使用。此外,基于外周血液或影像学检测的新型筛查技术,有望在提高依从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筛查率。鉴于目前随着世界努力从COVID-19大流行中恢复,并适应在平均风险为45岁的人群中开始进行CRC筛查,非侵入性选择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根据综述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以下的重点总结 一.FIT的应用及性能 目前全球结直肠癌筛查最常用的方法是FIT。其可特异性检测人体血红蛋白,在结直肠癌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灵敏性约为79%、特异性约为94%),可使结直肠癌的发生率降低22%,而随着时间的推移,FIT重复检测次数的增加,总体检测灵敏性也将进一步提高。此外,FIT操作较为便捷、患者可居家完成,不受饮食或药物的影响,依从性高。如果使用定量FIT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通过调整阳性阈值来改变,其中FDA批准的定量FIT阳性阈值为20μg/g( OC-Sensor)。阳性阈值可以改变,以更好地满足结肠镜检查的需求。 二.FIT与结肠镜检查 1.指南推荐:目前《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指南指出,“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强推荐,GRADE 证据分级:高),FIT适用于结直肠癌筛查,其对结直肠癌诊断灵敏度较高, 但对癌前病变灵敏度有限(强推荐,GRADE 证据分级:中)”。
2.结直肠检查:目前普遍认为结肠镜检查+病理活检是诊断结直肠癌的最佳方法,其优点在于可直视肠腔,灵敏性非常高。多项病例对照或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评估结果显示,与未接受结肠镜筛查的患者相比,接受结肠镜筛查的患者相关癌症(包括近端结直肠癌和远端结直肠癌)的死亡率降低了29%~68%。但文章强调,结肠镜检查的有很明显的缺点是其具有侵入性,目前整体依从性低,在人群中的依从性差。
3.FIT依从性更高:美国和欧洲开展的多项随机试验的结果均显示:无论在何种背景下,相较于结肠镜检查,人们更愿意选择FIT的筛查方法。
4.结肠镜检查:尽管单次FIT的灵敏性要低于结肠镜检查,但考虑到FIT的人群参与度更高,因此从整体人群层面来看,单次FIT检测或许可以产生与单次结肠镜检查相同的效能。此外,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一次FIT筛查,将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的累计检出率。
5.FIT更安全:相较于FIT,结肠镜检查具有更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FIT筛查并发症发生率为11‰,结肠镜筛查并发症发生率为16‰)。
6.FIT最具成本效益:模型发现,结肠镜检查和FIT都具有成本效益,但对于45-49岁的人群,FIT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选择。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也在其2018年发布的最新指南中纳入了成本效益模型,并表明,如果筛查从45岁开始,FIT是最有效的CRC筛查选项。 三.FIT与基因检测 1. 检测性能不分伯仲:在一项对10023名接受筛查性结肠镜检查的个体进行的前瞻性研究中,一次mtsDNA检测显示,对CRC的敏感性为92%,对晚期腺瘤的敏感性为42%。相比之下,定量FIT(检测阈值20μg/g;OC-Sensor)对CRC的敏感性为74%,对晚期腺瘤的敏感性为42% 。然而,mtsDNA检测对CRC或晚期腺瘤的特异性(87%)低于OC-Sensor的95%特异性。
2. FIT更具成本效益:Cologuard检测于2014年被FDA批准,并由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中心覆盖。采用mtsDNA检测的最初障碍是成本高,每次检测约600美元。一项比较mtsDNA检测、结肠镜检查和FIT的成本-效果分析得出结论:FIT和结肠镜检查比mtsDNA检测更具成本效益。
3. 基因检测要求高:粪便收集的有复杂的要求,mtsDNA检测比单独的FIT检测更复杂,除了FIT检测外,还需要在一个带有特殊缓冲液的大罐子中收集复杂的粪便样本。在前瞻性试验中,近6%的参与者无法收集或发送足够的粪便标本,而在FIT这一比例仅为0.6%。此外,还有需要多步实验室分析的技术复杂性。 四.小结 综上,FIT由于在结肠癌筛查中具有众多优势,因此绝大多数开展结肠癌筛查项目的国家或地区而言,目前FIT还是最主要的检测方式。不过,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目前提高筛查依从性是结直肠癌的筛查推进的关键工作。希望未来类似FIT非侵入性的筛查手段的研发工作及推广工作积极开展,改变结直肠癌的筛查现状,能为早期筛查带来突破。 |